定額和清單工程量有相同,也有不同。比如:平整場地不同,清單以底層建筑面積。定額以底層建筑面積外擴2M。挖土方不同:清單以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定額要加工作面,允許情況下,要放坡。內墻高度不同:清單算至板頂,定額算至板底。雨蓬不同:清單以體積,定額以面積。陽臺不同:清單以體積,定額以面積。
一、計價依據存在的區別
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是定額加費用的指令性計價模式,它是依據政府統一發布的預算定額、單位估價表確定人工、材料、機械費,再以當地造價部門發布的市場信息對材料價格補差,最后按統一發布的收費標準計算各種費用,最后形成工程造價。這種計價模式的價格都是指令性價格,不能真實反映投標企業的實際消耗量和單價和費用發生的真實情況。
工程量清單計價采用的是市場計價模式,由企業自主定價,實行市場調節的“量價分離”的計價模式。它是根據招標文件統一提供的工程量清單,將實體項目與非實體項目分開計價。實體性項目采用相同的工程量,由投標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及綜合實力自主填報單價。而非實體項目則由施工企業自行確定。
二、單價構成的區別
定額計價采用的單價為定額基價,它只包含完成定額子目的工程內容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及機械費,不包括間接費、計劃利潤、獨立費及風險。
工程量清單計價采用的單價為綜合單價,它包含了完成規定的計量單位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計劃利潤,以及合同中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責任及一般風險。
三、費用劃分的區別
定額計價將工程費用劃分為定額直接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獨立費用稅金。
清單計價則將工程費用劃分為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措施項目清單、規費、稅金。
四、子目的設置的區別
定額計價的子目一般按施工工序進行設置,所包含的工程內容較為單一,細化。而工程量清單的子目劃分則是按一個“綜合實體”考慮的,一般包括多項工作內容,它將計量單位子目相近、施工工序相關聯的若干定額子目,組成一個工程量清單子目,也就是全國統一的預算定額子目的基礎上加以擴大和綜合。
五、計價規則的區別
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量一般指凈用量,它是按照國家統一頒布的計算規則,根據設計圖紙計算得出的工程凈用量。它不包含施工過程中的操作損耗量和采取技術措施的增加量,其目的在于將投標價格中的工程量部分固定不變,由投標單位自報單價,這樣所有參與投標的單位均可在同一條起跑線和同一目標下開展工作,可減少工程量計算失誤,節約投標時間。定額計價的工程量不僅包含凈用量,還包含施工操作的損耗量和采取技術措施的增加量,計算工程量時,要根據不同的損耗系數和各種施工措施分別計量,給出的工程量都不一樣,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清單工作量計算就簡單的多,只計算凈用量,不必要考慮損耗量和措施增加用量,計算結果是一致的。此外定額計價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全國各地都不相同,差別較大。而工程量清單的計算規則是全國統一的,確定工程量時不存在地域上的差別,給招投標工作帶來很大便利。
六、計算程序存在的區別
定額計價法是首先按施工圖計算單位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量,并乘以相應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再匯總相加得到單位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機械使用費之和,然后在此和的基礎上按規定的計費程序和指導費率計算其它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獨立費和稅金,最終形成單位工程造價。
工程量清單的計算程序是:首先計算工程量清單,其次是編制綜合單價,再將清單各分項的工程量與綜合單價相乘,得到個分項工程造價,最后匯總分項造價,形成單位工程造價。